目前分類:營養師執業 (168)
- Jun 26 Fri 2009 23:27
DPP-4降血糖藥物
- May 13 Wed 2009 11:56
媽媽的沉默殺手
停經婦女骨鬆無警訊
別以為腰痠背痛是媽媽的通病,如果家中年邁母親時常喊全身痠痛,小心不是因為經年累月做家事所引起,而是「骨質疏鬆症」在作祟。
一名住在安養院的七十多歲婦人,因為具有傳統女性吃苦耐勞的精神,長年背痛卻百般忍耐,直到兒女探望時發現媽媽背駝得快超過五十度,才趕緊帶她就醫,經X光診斷發現,原來是嚴重骨質疏鬆而導致胸椎至腰椎共有6節脊椎發生壓迫性骨折。
- May 08 Fri 2009 09:04
新版兒童成長指標
國內沿用十年的舊版兒童生長曲線圖走入歷史。新版生長曲線圖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版本,以母乳寶寶為標準,相較舊版以喝配方奶為主,新版頭圍、身長雖差異不大,但體重則明顯比較輕。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組長黃蔚綱指出,新版本調查了美國、印度等6國兒童生長情況,這些兒童都生長在良好健康環境中,哺育母乳,且母親不抽菸。台中榮總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說,新舊版間最大差異在於體重。可能是因為蛋白質相對多,加上過度餵食機率較高,喝配方奶寶寶相對較重。因此舊版常讓母乳媽媽懷疑自家寶寶偏瘦,甚至被判為體重不足。
以33個月大的男寶寶為例,舊版50百分位的體重落在14.5公斤,新版則落在13.8公斤,少了0.7公斤。同樣是33個月大的女寶寶,則從13.8公斤下修到13.3公斤。
- May 02 Sat 2009 18:32
高齡化社會--巴金森氏症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不少因退化引起的疾病如阿茲海默症、骨質疏鬆症、白內障 、 退化性關節炎 、 牙齒退化等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巴金森氏症也是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老化疾病。
一聽到家人被醫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家屬往往不能接受,以為家人罹患罕見疾病,全家陷入低迷氣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欣榮副院長表示,巴金森氏症並不是罕見的疾病,不少世界知名的人士也難逃它的威脅。像大陸領導人鄧小平、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拳王阿里及名演員米高福克斯都罹患巴金森氏症。而國內知名音樂人李泰祥及已逝中央研究院張光直副院長也深受巴金森氏症所苦。
- Mar 16 Mon 2009 00:19
高雄中小學校園營養師聯合甄選
- Jan 27 Tue 2009 22:30
給從事營養業務推廣工作的你
- Aug 31 Sun 2008 00:08
多角化經營
- Aug 28 Thu 2008 09:15
勿以惡小而為之
小朋友愛吃的零食及餅乾,家長務必慎選。根據台灣健康醫院學會調查,不少市售餅乾的反式脂肪含量驚人,小小一盒就超過成人每天建議攝取上限甚多,學會理事長邱淑媞強調,反式脂肪對心血管的傷害比豬油更嚴重,一點都不該吃,美國加州已立法禁用,加拿大也正考慮跟進。
衛生署今年初強制包裝食品要標示反式脂肪含量,健康醫院學會最近前往各大超商與賣場檢視包裝食品,雖然大多數都有依規定標示,但部份餅乾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超高,尤以酥炸類的巧克力棒、酥派、捲心餅最嚴重。
健康醫院學會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5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日反式脂肪的攝取上限是2.2公克,相當於兩小包(約7、8根)裹上巧克力的粒粒棒、兩到三塊新貴派、一小盒小熊餅乾。
- Jun 23 Mon 2008 23:31
黃斑部病變 v.s.葉黃素
- Jun 19 Thu 2008 00:53
Work smart or Work Hard?
- Jun 10 Tue 2008 10:05
天天5蔬果 兒童劇開跑
- Feb 21 Thu 2008 23:33
開創低卡便當商機
我不斷地跟年輕營養師說:「機會是創造出來的,態度決定高度。」請營養人不要再眼高手低,你的角色好好發揮,不僅可以謀生,更具足社會意義--幫大家離苦得樂,擁有健康的身體。
我的舞台在哪裡?答案很清楚,「去做就是!」
- Nov 19 Mon 2007 13:47
流浪博士與小營養師之間......
- Nov 19 Mon 2007 13:41
前進生技--由健康照護產業觀念著手
美生技巨擘 將與中研院合作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持續向前推進,全美最大的生技公司Genentech即將與中央研究院舉行聯合技術研討會,明年雙方將有交流與合作計畫。Genentech執行副總裁楊育民表示,台灣已漸形成發展生技產業的良好環境,但是較缺產業經驗,而生技產業的發展文化與我國相當自豪的電子產業發展文化有很大不同,具有遠見,策略及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 Nov 12 Mon 2007 18:11
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
- Oct 23 Tue 2007 10:05
營養師,你出運了!
- Oct 07 Sun 2007 07:38
健康盒餐
為什麼推動健康飲食 減少飲食不當引起的疾病 由於飲食的不均衡,攝食過多的脂肪及熱量,以至於慢性疾病癌症及肥胖等疾病的罹患率有增加的趨勢,因此推動符合健康原則的飲食,藉此減少飲食不當引起的疾病。 工作型態改變、外食人口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