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私3修女 撐起聖十字架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 2007/04/27 07:10 記者:記者施鴻基/專訪

創立於民國五十二年的台東縣關山鎮聖十字架醫院,是目前療養院的前身。院內的馬惠仁修女、饒培德修女、裴彩雲修女,為了異鄉需要幫助的人們,遠渡重洋奉獻人生最寶貴的光陰,先後獲得醫療奉獻獎殊榮。

院長高德蘭說,民國五十二年二月廿七日,台東馬蘭修會派魏克蘭修女、傅德清修女到關山設立醫療服務據點,希望為當時的偏遠地區民眾提供醫療服務。兩位修女前後花費近一個月時間整理環境,草創出一棟日式的簡陋木屋,也就是聖十字架「醫院」,進行初步的簡易醫療門診服務。

不過聖十字架醫院會轉型為療養院,卻是在前院長、第二屆醫療奉獻獎的馬惠仁修女手中完成。七十一歲的馬惠仁修女來自瑞士,在台灣已待了卅八年,比在自己的故鄉還久,中文說得相當流利,她認為轉型為療養院,是為了服務更需要服務的人,「哪裡有需要,我們就該往哪裡去」。

去年馬惠仁卸下院長工作,卻仍留在台灣幫忙,經常在夜間幫踢被的其他老人家們蓋被子。「在這裡的人們,都是我的親人、我的朋友」,馬惠仁修女如此說。

馬惠仁回憶卅八年來的種種,讚許台灣「有很多願意幫助其他人的人」,而且「不管付出往哪裡去,總有一天會獲得回報」。

她舉例,聖十字架醫院曾服務過許多患者,有的患者付不出醫藥費用,醫護人員也不追討。前幾年有一位老太太吃力地拖著一包米送到療養院,強調全都由自己種稻、收割、篩米、去殼,只因「以前我去看病沒有錢付,現在有了一點點能力,希望能夠還一點」。

第七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饒培德今年七十一歲,來台已四十三年。她表示,早期修女奉派到外國服務,一輩子就要在異鄉度過,後來陸續改為十年一休、五年一休,到如今的三、四年一休,「不過在台灣的時間總是比在瑞士久」。

她回憶,早期台灣交通不便,她從瑞士故鄉一路搭船到台灣,前後至少花費一個半月,嚴重暈船讓眾人分不清日夜,只覺得天地間都只是水,吃盡苦頭。但來到台灣這麼多年,她已經把台灣當成第二個家。

饒培德說,她到台灣時,山地原住民部落連自來水都沒有,路上崎嶇不平,滿是碎石子,為了拜訪患者,往往要走上五、六個鐘頭,從山上到海邊。如今她雖和馬修女退出照料收容者的行列,但療養院內從輪椅、床到櫥櫃,幾乎都由她負責維護,經常可見她蹲在地上,細心地鎖螺絲釘,只為了讓收容人能夠安全行動。

高德蘭說,她加入聖十字架療養院以來,記憶中最艱困的時刻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當時政府資源全在災區,捐助者資源中斷,還向總會借支八十多萬元才勉強度過難關。不過,多年來療養院收支總是差不多打平,「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她笑著說。

目前院內四十名收容者,過半是家人遺棄或無力照顧的對象。高德蘭說,其實很多收容者的家人住在關山鎮,不過修女們體諒當事人經濟不好,不會蓄意向家屬追討費用,不足部分總是設法籌措,她們希望家屬有能力後也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尚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