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吳珮萱,110年1月畢業於中山醫大,在110年2月一次即考取證照。(編註:此次國考榜首!) 幸好這次二月國考,題目沒有傳說中的艱澀,算是中規中矩,實在是幸運,我的情況比較特別,以下是我的背景。
大四時(108年9月)到日本做交換學生,因疫情嚴重而中斷,109年2月回國,安頓好後,4月中才認命準備國考。由於知道會延畢一學期,不過需補修學分較少,相對有較充分的時間準備110年2月國考。我選擇線上課程,總備考時間約9~個月,整體安排雖有些紊亂,但提供各位參考:
時間軸安排:
4~8月:四大科影片(包含結構生化) + 單元題目。並整理筆記。
9~10月:複習四大科+單元題目。並開始進入團膳及食安+單元題目。10月中開始寫國考考古題。並整理筆記。
11月:公衛 + 生命期影片。複習食安+單元題目。繼續寫國考考古題。至於四大科的部分,此時以考古題及模擬考複習為主。
12月:複習公衛、生命期、食安 + 單元題目。月中進入總複習,依高立課表按部就班。考古題若寫完了,依然重複地寫。
1月:重複看總複習並一直寫。
各科準備方法:
生化、營養:依照老師畫的圖跟講解重複思考,及作畫。生化反應有各個營養素的參與,營養學中的特定營養素亦參與不同的生化反應。相同主題一起念,就不要分生化還是營養學囉。
生理、膳療:和前項原則一樣,注重於理解、統整時再記下就好,實際畫圖、坐在馬桶上閉著眼睛冥想也可以!
背科:筆記不用多,以老師的版書為主,並不要放棄背科,建議至少看過兩次。
考古題+模擬考:
1.考古題:見深不見廣,我寫109~104年,共寫了三次、一日兩回。這樣可以更清楚近幾年出題方向,像是「免疫」很常出題在年初的生理,因此這個單元反覆唸了多次。
2.模擬考:跟上進度參加考試。模擬考前要念完該科。我的作法是模擬考在週六做完並訂正題目。不會得馬上提問。
3.提問:我沒有實際存在一起唸書的朋友,大多是和朋友用網路互相問問題。或是寄信問黃老師跟高立,這就是線上比較不方便的地方,幸好提問大多有獲得解答。
讀書模式:
1.一週為一單位,唸五休二。休息日排入沒有唸完的進度,如果進度有趕上,就讓腦袋休息吧,多唸也許是多忘的!
2.新進度課程影片只看三小時。並回想剛剛上課內容。再去複習前一日影片的內容。或是預定好的複習進度。並搭配題目。
3.加入背科後,白天唸理科,下午或晚上唸背科。
4.考前一個月練習手寫,看到題目先思考「考點」 寫下「關鍵字」在題目旁,再下筆「條列」寫答案。網路上的補充至少要過目。
5.將每天進度明確訂下。例如:營養學醣類1~15頁、公衛問卷比較……
6.高立的考猜本滿有用的,考試當天可以看它。
培養習慣:
1.運動:8月以前我是白天看書,晚上運動。8月以後我習慣起床後去重訓,放空腦袋,再唸書。
2.好好睡覺吃飯:不要吃到撐,讀書會想睡覺。
3.上課不使用手機:維持效率。
4.刪掉社群APP:把生活重心回歸给自己,注意力回歸在考科記憶。
5.相信自己:即使我很悲觀但還是鼓起勇氣對鏡子裡的自己說「我會考上」!
總結:
原本以為2月題目會比較難,已做好最壞的準備了。還好努力程度有得到相對應的渴望。好在時間夠充分讓我重複複習。冬天很冷,申論練習寫到手指裂開才後知後覺疼痛是來自於握筆的用力。現在想想或許是有些過度努力。
考試第二天一早不小心把自己鎖在家門外,也沒帶手機。幸好房東有接到管理員電話來幫我開門,當日在考場有跟黄老師握到手(滋潤我差點萎靡的心)。如果說是努力讓自己考取的,不如總歸一句感恩惜福!
在此也希望自己的方法能給你帶幫助,祝你順利考取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