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園裏,從不見華貴服飾,不見LV包,不見化妝,不見著名牌的教授學生,不見豪車接美女,不見晃裏晃蕩,只有匆匆的腳步,堅實地寫下人生的起步,哈佛不是神話,是一個證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負、理想的證明。

日前,兩張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淩晨四點多學生仍在學習的照片,在網上迅速傳播,淩晨四點的哈佛大學圖書館裏,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圖片配文這樣寫道:哈佛是一種象徵,人到底有怎樣的發揮潛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為什麼在哈佛能兌現?

哈佛的餐廳,很難聽到說話的聲音,每個學生端著比薩可樂坐下後,往往邊吃邊看書或是邊做筆記,沒見過哪個學生光吃不讀的,更沒見過哪個學生邊吃邊閒聊的,感覺哈佛的餐廳不過是一個可以吃東西的圖書館,是哈佛正宗的100個圖書館之外的另類圖書館,哈佛的醫院,同樣的寧靜,同樣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診的人也無一人說話,無一人不在閱讀或記錄,醫院仍是圖書館的延伸,於是,哈佛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有33位,美國總統有7位。

央視《世界著名大學》製片人謝娟曾帶攝製組到哈佛大學採訪,她告訴記者:我們到哈佛大學時,是半夜兩點,可讓我們驚訝的是,整個校園當時是燈火通明的,那是一個不夜城。

餐廳裏、圖書館裏、教室裏還有很多學生在看書,那種強烈的學習氣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們,在哈佛,學生的學習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時,我才知道,在美國,在哈佛這樣的名校,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在哈佛,隨處可以看到睡覺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長椅上也有人在睡,而旁邊來來往往就餐的人並不覺得稀奇,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倒頭就睡的人實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學生一邊啃著麵包一邊忘我地在看書。

在哈佛採訪,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學生學的太苦了,但是他們明顯也是樂在其中,是什麼讓哈佛的學生能以苦為樂呢?我的體會是,他們對所學領域的強烈興趣,還有就是哈佛學生心中燃燒的要在未來承擔重要責任的使命感,從這些學生身上,你能感到他們生命的能量在這裏被激發了出來。

謝娟說,在哈佛學習的一個北大女孩跟我說,哈佛的本科生,每學期至少要選修4門課,一年是8門課,4年之內修滿32門課並通過考試才可以畢業,一般而言,學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後的頭兩年內完成核心課程的學習,第三年開始進入主修專業課程的學習,只有最聰明的天才學生可以在兩三年內讀完這32門課,一般的學生光應付4門課就已經忙得頭暈腦漲了,因為在課堂上教授們講的飛快,不管你聽得懂聽不懂,課下又留下一大堆閱讀材料,讀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業。

北大女孩說,我在這裏一個星期的閱讀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閱讀量,而且,在哈佛的作業量要求很大。她說,我們課後要花很多時間看書,預習案例,每堂課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準備,課前準備充分了,上課時才能在課堂上和別人交流,貢獻你的個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學習,否則,你是無法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的,當每個學生都投入了時間認真準備了,才可以快速推進課堂討論的進程,而之前如果不讀那麼多的書,你就無法參加到課堂討論之中。

謝娟說,哈佛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來自學校的淘汰機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約20%的學生會因為考試不及格或者修不滿學分而休學或退學,而且淘汰的20%的學生的考評並不是學期末才完成。每堂課都要記錄發言成績,平均占到總成績的50%,這就要求學生均勻用力、不能放鬆。

採訪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時,他說:中國大學生的大學生活太輕鬆了,我們總是說,中國的孩子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實,在美國一些著名的中學裏,高中的學習同樣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學的時候,也經常學到半夜,在美國,隨著年齡的增長,一點點加大學習的任務,到了大學時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須是吃苦的,而中國的孩子到了大學,卻一下子放鬆下來了,他們放鬆的4年,恰好是美國大學生最勤奮的4年,積蓄人生能量的黃金4年,所以,美國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謝娟說,我也有同感,我們也對國內的一些重點大學進行了採訪,但卻很難感受到哈佛那樣的學習氣氛和探究氛圍,謝娟非常感慨地說,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說到中美大學生的比較,謝娟說,我有很深的感觸,我們的學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們的家長和學生認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們講的寒窗苦讀,很多時候是被動的苦,帶著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過濃厚的興趣,不少大學生經過高考的「獨木橋」後,開始在大學校園裏舒舒服服地等著畢業,上課想逃就逃;考試臨時抱佛腳。甚至有些家長也是從小灌輸給孩子這種思想,讓孩子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高考,於是,高考結束,學習變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國大學,尤其是精英雲集的大學所要付出的苦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學習是每個人的口號,要想變得強大就需要學習得更多,為此哈佛的課程安排多而且緊張,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想像力,學會發現和鑑別事實真相,堅持對事物進行嚴謹的分析,能夠理性、歷史地認識現實問題和道德問題,另外,練就長時間超負荷學習的毅力。

當美國大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積聚能量為步入社會工作做準備的時候,身為中國的大學生卻長長地舒了口氣,覺得我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國式的教育讓學生在高考前「用力」過猛,在該儲備能力的階段不僅沒有積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這種能量。其根源還在於我們的基礎教育。

美國小學是知識的吝嗇鬼,嚴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識的數量,一個月只允許孩子得到一個知識,孩子每得到一個知識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這個過程中,動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孩子對知識總是有渴望的感覺,而中國的小學教育是一個貪婪鬼,把知識當成了免費的黃金珠寶,中國教育者不知道知識與智慧的關係,總是讓孩子直接得到越來越多的知識,美國教育的聰明就在於:先讓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後得到知識,這個時候知識就變成了智慧,由於開始的時候,知識都特別簡單,比較容易得到感悟,知識也就容易變成智慧,智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創造力。

學習有三個階段:感性認識——感悟——知識,知識是學習的最高階段。美國教育讓孩子走完三個階段,才能得到知識;中國教育是讓孩子通過感性認識得到知識,或者直接得到知識。美國教育一個月的知識量只相當於中國教育一天的知識量。相差29天,這29天就是感悟的時間。美國教育通過讓孩子感悟比中國教育多產生了一個東西:智慧。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多產生了一個東西:創新能力。在高中時期,美國學校培養的是自主學習的習慣。而比較中國,中國的高中是老師填鴨式學習,讓學生習慣了依賴。能力、習慣上的差距,讓中國學生與美國學生在大學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哈佛的學生說,在哈佛學習強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煉獄的感覺,對意志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挺過去,以後再大的困難也就能夠克服了。而中國大學生認為,終於擺脫束縛,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於是,把大多時間用在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上。我們在最該學習的時候斷檔了,這就註定了,我們的大學生被甩得越來越遠。

在哈佛,教授們會時常提醒學生們要做好時間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卻在拼命趕路。也許當你站立的時候,他還在你的後面向前追趕,但當你再一回望時,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為,他已經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來追趕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斷向前,不斷超越。成功與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選擇了其一,就必定放棄另一個結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哈佛告訴它的學生:學習時的痛苦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哈佛沒有高樓大廈,只有新英格蘭的紅磚牆。即使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過在校園有一個決不起眼的停車位。畢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圖書館,尤其是一個個像圖書館那樣的人,或者說,一個人就是一座圖書館。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裝的。

有人稱史華慈是哈佛的一位類似東方的大儒,在他動過癌症手術的82歲高齡的時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時去辦公室工作,即使有時要倒下。而他辦公室裏掛大衣的兩個衣架,竟是用鐵絲胡亂纏繞而成的。某教授對學生說,你學我這門課,你就一天只能睡兩小時。學生想,那麼,我學四門課,我就沒有睡眠時間了,我就得倒貼睡眠時間了。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書,每本幾百頁,還要交上閱讀報告。哈佛過橋便是波士頓,前人類學系主任張光直在哈佛讀博士那幾年,沒有上過橋,沒有去過波士頓。

哈佛學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榮譽,而是一種證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樣的意志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樣的發揮潛力?哈佛告訴你。哈佛是一種象徵,最高智慧的象徵,最高學府的象徵,為了紀念英年早逝的哈佛1890級畢業生Samuel Dexter(1867-1894),他的母親捐資修建的Dexter Gate,門牆上的訓言已經給出了答案,短短數語,引發深思,給人啟迪:

Enter to grow in wisdom; Depart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 進來是為了增長智慧,離去是為了更好地為你的國家和同胞服務。

只有有理想有追求且不懈努力的人才能成為這個世界的強者,人與人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最大的是堅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尚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