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基礎很好的人,並不是說文組絕對沒有機會在三類發展,而是我在高中時並沒有接觸太多的化學生物等,一直以來對於營養系的科目讀的並非順利,必修也被當了幾科其中也包含生理學,但很幸運自己可以實習並挺過難關,對於營養師也開始真正有一點興趣,但準備的過程我堅信光是有興趣,若努力的方向錯誤距離考上是非常遙遠的。
在應屆準備考試時我選擇了高立線上課程,補習一年的時間雖然有安排好聽課進度,但消化吸收得很慢,每個生化機轉不僅死背記不熟,也沒有真的理解每個步驟的核心觀念,許多科目都沒有融會貫通的念,看到成績的時候也自我檢討,六科當中我沒有任何一科有超過60分,雖然選擇勉強有過30但距離黃老師所說的最保守平均40分還有段距離,而最大的問題就是申論題,很多沒準備到的題目,我沒有可以將完全不會的題目擠出一丁點字的能力,所以真的有很多空白的題目,導致還出現單科8分的情況,平均連20都不到,但申論題並非能夠迅速有手感的部分,真的需要勤加練習,每個主題的觀念都不落下,因此我帶著不自信與自我懷疑的心情,先去完成了研究所的兩年研究生涯,過程中都沒有報名任何一次考試,畢業後我還是給了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半年衝一次,我知道我荒廢了兩年都沒有翻開講義,很多兩年前的內容都更新了,包含DRIS 8以及各種疾病指引,甚至剛翻開膳療的時候也很崩潰,因為真的不誇張我連CKD分級都不記得,回想了半年讀書規劃:
7月中旬定下讀書計畫
7月後兩周 à 食安
8月前兩周 à 營養
8月後兩周 + 9月全 à 生理生化
10月全 à 膳療
11月 à 前兩周團膳+後兩周公衛
12月前兩周 à 食安
12月後兩周~考試前 à 每科花1~2周時間一邊讀第二輪一邊練申論題
我並不是一個愛寫筆記的人,因為覺得自己寫字很慢會耗費很多時間,但後來不知不覺中各科還是有主題性的筆記,整理過後還是比較清楚也比較容易發現問題所在,選擇題的部分我刷了兩次歷屆考題,一次是在念完第一輪時刷了近10年的選擇,一次是在考前一個月抽空練習近5年。
一直到考試前我並不認為我申論有多大把握可以寫出批改老師會給分的答案,但我覺得持之以恆的決心還有遇到低潮時的毅力是支撐我上戰場的關鍵,並且我相信黃老師所說的:申論題平均拿不到25分是經驗不足,一定要親手練習歷年申論題全部寫兩遍一定會考過。雖然時間上不允許我練習兩遍,最後我每一科盡量都真的動筆寫,並沒有每一題都練過但有將可以把握住的練穩,很幸運今年可以考上證照,這次最大的收穫是申論題的平均比上次高兩倍,在自己最害怕的科目中(生理生化)有所突破,並且所有科目多多少少都有比上次進步,感謝高立老師們各科講義的用心編排,還有一路上給我鼓勵的朋友們,如果不夠聰明,那也是一個動力可以促使自己加倍付出努力,有時因著一股傻勁也可能拚出令自己訝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