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酚為一種四個苯環所構成的多酚類,自然存在於大部分的棉花葉子、莖、花以及種子中, 

其中以種子的含量最多,可高達10% (0.1-100 g/kg) 

棉籽酚為植物抗毒素,用以保護棉花免於蟲害或病菌侵襲。

 

結構上,棉籽酚可分為(+)和(-)兩種具有光學的鏡像異構物,(+)棉籽酚和(-)棉籽酚通常共同存在棉花中,而大部分情況下(+)棉籽酚會稍微多一點, 棉籽酚的這兩種鏡像異構物有明顯不同的生物效應,(-)棉籽酚的毒性較高 ,一般研究是使用異構物混合型(+)棉籽酚。

     棉籽酚在加工處理時,可能會與蛋白質結合而形成不具活性的物質。依照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食用棉籽油規範,粗原油需經過規定之加工步驟製成精製油。食用棉籽油經過精煉過程處理,可去除大部分的棉籽酚,其游離棉籽酚為偵測不到。食品法典委員(Codex)會於1968年會議結論中提及棉籽油在精煉過後並不會造成問題。但是如果精練不完全,棉籽酚還是殘留於棉籽油中,而且於精練過程中加熱,會將棉籽酚轉變成溶解度較差、毒性較低的(+)棉籽酚。

https://skydrive.live.com/?cid=fc26a1ea86407d9f#!/view.aspx?cid=FC26A1EA86407D9F&resid=FC26A1EA86407D9F%211000&app=WordPdf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尚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